酒精依赖就是俗称的“酒瘾”,长期大量饮酒后一旦停止或减量后就会出现“酒精依赖戒断症状”或“酒精依赖综合征”,既给患者带来躯体、心理损害,也给家庭、社会带来极大损伤和危害。目前针对本病的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确切。酒精依赖属于物质依赖的一种,也是阿片类药物依赖临床轻症的一种表现形式,故许多临床药物戒断专家针对酒精依赖的治疗,常常借鉴阿片类药物戒断的经验,并可收到较好的疗效。中医药治疗方面,参照阿片类药物依赖的治疗方法,根据辨证综合论治,戒断早期、中、晚期采用疏风化热、清热解毒、通腑泄浊法,毒邪入血、久吸瘾发予以活血化瘀、熄风止痉法,躯体依赖、精神依赖给予健脾化痰、疏肝解郁法,久病体虚、久吸气虚、耗气伤阴采用补益气血、温通阳气、滋补肝肾法,把祛邪、扶正紧密结合,临床常可取得更好疗效。另外,参照其它中医大家的治疗经验配合加减,对提高临床疗效也是大有裨益,值得参考学习。
对于长期饱受失眠、焦虑的城市白领而言,如果您又有爱好品酒,无酒不欢、无酒不眠,那么很不幸,你很有可能患上了酒精依赖,也就是我们平时俗称的“酒瘾”。戒不了酒也是一种病。饮酒的人普遍没有‘酒精依赖’的意识,不知道这是一种需要专业治疗的疾病。我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20世纪80年代以来,年白酒消耗量日益增长。有调查表明,我国居民饮酒率为21%,酒精依赖患病率为37.2‰,且近十年来患者激增3.7倍,酒精依赖患者人数达到万以上,其中男、女比例为7:3,即男性酒精依赖者有万人。因酒精依赖导致的个人健康、家庭、社会危害日益严重,更为可怕的是,研究证实“酒精依赖”患者的子女更加出现酒精依赖、药物依赖等的高发生率。酒精依赖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我国,近年来也已引起医学界和社会学界的高度重视。
1、什么是酒精依赖?
酒精依赖(Alcoholdpndnc,AD),在医学上又称酒精依赖综合征(Alcoholdpndncsyndrom,ADS),属于慢性酒精中毒发病的必经阶段。由于长期过量饮酒,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严重中毒,酒精依赖者停止饮酒后数小时、数天内,即会戒断症状出现一系列自主神经功能亢进、胃肠道不适、心理/精神症状,主要有:饮酒渴求、头痛头晕、神疲乏力、心悸汗出、肢体震颤、恶心呕吐、失眠、焦虑、易激惹、幻觉、妄想、癫痫发作。若及时饮酒,上述戒断症状可迅速消失。因为强烈的饮酒渴求,停止饮酒后常感心中难受、坐立不安,患者对自身行为常常难以控制,从夜饮、日饮发展为晨饮,无酒不欢,无酒难以维持基本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只要有5年以上的长期、大量饮酒史,多数患者合并有躯体损害,以心、肝、神经系统为明显,最常见的是肝硬化、周围神经病变和继发性癫痫发作,有的则形成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酒精中毒性脑病,发展为谵妄、记忆缺损、人格改变、痴呆等严重疾病状态。
需要提醒的是,大多数时候酒精依赖出现在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但并不一定完全是酒鬼的专利。对于敏感体质的患者,少量、间歇、长期的饮酒爱好,也完全可以发展为酒精依赖。
2、酒精依赖的分级标准
(1)专业分级
根据症状的轻重,临床专家通常将酒精依赖可分为3级,并根据不同依赖分级分别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措施。1级表现为明显震颤及出汗,无幻觉及意识障碍;2级急性阶段有明显的震颤、大汗及幻觉,但幻觉可以是暂时的,睡前及醒前的恶梦与幻觉不相平行。3级除包括2级各项外,还应有意识障碍,可以是间歇性,并有定向力和近期记忆力障碍。
(2)简单分级
如果说上面的分级标准太过于专业化,对照下面的症状,了解分级与危害,你就会一目了然。
1、每日饮白酒ml,啤酒少于4瓶。
2、饮酒史在5年以内,加重史在1年之内。
3、每日饮酒次数日益增多,酒量增大。
4、酒后情绪激动,易怒、行为失控、打架、寻衅滋事、摔东西等。
5、对酒精的耐受力增强。
6、因为饮酒与家人争吵、耽误工作。
1、每日饮酒量ml白酒ml。
2、饮酒史有5-10年,加重史有1-2年。
3、酒量减小,但是每天必喝。
4、每日必饮成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5、有偷酒藏酒行为。
6、一旦不饮,即感到身体不适、心慌、心悸、出汗、坐卧不宁等症状,饮酒后症状缓解。
7、身体偏瘦,有肠胃不适等反应。
1、每日饮酒量白酒ml。
2、饮酒史在10年之上,加重史在两年以上。
3、每日早晨起来空腹饮酒。
4、每日必饮,每饮必醉,酒后不饮食,身体虚弱。
5、有手抖、出虚汗、失眠、走路呈斜线或s形。
6、已住院治疗多次或者强制戒酒均无效。
7、因饮酒已出现胃出血、小脑萎缩、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骨股头坏死等并发症。
8、已出现人格改变,多疑,脾气改变,对家庭无责任感,对家人(妻子和孩子)漠不关心。
9、对任何事情失去兴趣,不愿与他人交往。
10、记忆力减退、耳鸣、高血压。
11、有幻视、幻听、幻觉等精神障碍。
12、平时不饮,但一旦饮酒就连续几天大剂量饮酒,直到身体抵受不住为止,间隔半月、一月或更长时间再饮。
13、因为长期大量饮酒,已经出现抑郁症、焦虑症、狂躁症等精神障碍。
14、戒酒综合征明显:一旦不饮酒,就出现呕吐、抽搐、震颤(手、面部、舌)、谵妄、癫痫等症状,饮酒后有缓解。
3、酒精依赖的危害有哪些?
(1)单就个人损害而言,酒精依赖的危害有躯体损害和精神损害两方面:
躯体方面的损害,对神经、消化两大系统的受损可以用“尤其惨烈”来形容。酒精依赖者中,肝硬变、胃炎、消化性溃疡、食管静脉曲张、食管癌和急、慢性胰腺炎的发生率都高于常人,肝硬变的发生率是一般人群的10倍。酒精中毒除可引起一系列的精神障碍之外,还可引起周围神经炎、小脑变性、癫痫和视神经萎缩等。此外,酒精依赖者中贫血、阳痿、心肌病、维生素缺乏症和结核病的发生率也高于一般人群。
性功能损害是酒精依赖者的难言之隐和永远的痛。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酒精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剂,干扰性兴奋激起的反射传递途径,可以降低男性血液中睾丸酮和黄体酮激素的含量。饮量过多,使勃起功能减低,酒后阳萎是经常可见的。一个人长期过量饮酒,那后果就更严重了。酒精对人的大脑和肝脏有直接的损害作用,勃起神经的损伤也包括在内。在美国,有万存在阳萎的慢性酒精中毒者,在我国则是数以千万计。伟哥和各种壮阳药品的普通流行,说明阳萎早已经是他们当中的普通现象。
精神方面的损害,可出现明显的人格改变。患者变得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孤僻内向、兴趣狭窄、情绪不稳、不爱整洁、缺乏基本的责任感和道德感,对亲人的生活漠不关心,一心只想着弄钱喝酒。因此,在酒精依赖者中,家庭不和、夫妻分居、离婚等的发生率都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家庭环境不良对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都带来不利影响,酒精依赖者的子女中,酒精依赖、药物依赖和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发生率都显著增加。
(2)酒精依赖还带来日益严重的家庭和社会问题
酒精依赖者的病死率、自杀率和交通事故死亡率都显著高于一般人群,除危害个人健康外,经常饮酒和醉酒还给家庭生活和社会治安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柳叶刀》杂志公布的年全球疾病总负担排名显示:从年至年的20年间,酒精依赖已从第6位快速攀升至第3,到年酒精滥用占男性总疾病负担的1.2%。同时,酒精滥用也是自杀的高危因素之一。年关于全球酒精与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每年大约有万人的死因与酒精有关,其发生率超过了艾滋病、肺结核和暴力事件,占全球总体残疾调整生命年5.5%。
4、酒精依赖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总结近三十年来国内外针对酒精依赖的研究进展,相应的治疗措施基本包括以下五步:戒酒、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康复治疗。
(1)戒酒:首先要保证断绝酒的来源。一般根据酒中毒的程度控制戒酒进度。轻者可一次性戒酒;重者可用递减法逐渐戒酒,以避免出现严重的戒断症状危及生命。在戒酒过程中,特别是在戒酒开始的第一周,应密切观察与监护,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
(2)行为治疗:包括简单干预、主动激励、认知治疗、情侣或家庭治疗、社团帮助。针对早期酒精依赖,依靠行为治疗即有较好的疗效。
(3)药物治疗:发展为慢性依赖后,针对中后期酒精依赖,在行为治疗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必不可少。如果合并的精神、神经症状,对症支持治疗自然是必须的。
(4)对症支持治疗:针对患者的合并症状,给予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措施。
(5)康复治疗(含心理治疗):康复治疗目的是为患者戒酒后避免复发采取的针对性措施。解决了躯体依赖症状后,还得解决患者的“心瘾”,否则即便暂时戒掉了,一旦有诱惑、意志力薄弱,仍然容易复饮,重新走上“自伤+他伤”的道路。后期的康复治疗因此显得尤其重要。首先是改善自己的工作、生活环境,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文体活动,激发保持长期戒酒的愿望,促进职业康复。其次,可以参加各种形式的戒酒组织和戒酒协会。目前国外已经有这样的自发成立的社会自愿组织。酒精依赖者以匿名自愿的形式参加,通过定期活动,感受到其他成员因酗酒或酒精所致各种严重后果的实例,从而引以为戒;同时还可以从他人的经验教训中获得启迪,或为他人提供帮助,从中找回以往只能在饮酒中才能体会到的自尊和自信。每一个戒酒者坚持参加戒酒组织两年,有利于保持长期戒酒。
5、治疗酒精依赖的药物有哪些?
目前临床可用于干预酒精依赖的药物品种非常有限。美国FDA在过去的60多年内仅批准了4种药物用于酒精依赖症状的改善和治疗,而且,临床反馈的信息证实它们的某些性质使得患者总体依从性不高,从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此外还有其它一些疗效肯定的药物,并且可能影响酒精成瘾潜力的新药正被研发。目前研究已经发现了多种能够有效改善酒精依赖症状的化合物,它们大多通过作用于GABA受体、甘氨酸转运体、磷酸二酯酶类、阿片受体和神经肽受体,以调节神经中枢奖赏通路结构和功能,从而有效减轻酒精依赖症状。在临床上对酒瘾复发干预药物中,美国FDA批准用于酒精依赖辅助治疗的药物有三种:戒酒硫、纳曲酮和阿坎酸。近年来最新研发的新药纳美芬,已经逐渐取代纳曲酮成为越来越广泛使用的戒酒、戒毒药物。
(1)戒酒硫
戒酒硫,又称双硫仑,是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用于酒精依赖治疗药物,临床用于酒精依赖的治疗已有50多年历史。戒酒硫经口服后,主要通过阻断乙醇代谢过程中重要的酶系统而使乙醇代谢产物乙醛在体内蓄积,引起低血压、恶心及呕吐等一系列不适症状和体征,称为乙醇-戒酒硫反应。服药期间一旦饮酒即会出现,借此建立对酒的条件厌恶反射而有助于戒酒。但有报道称戒酒硫在提高戒酒操守率以及延长首次复发时间方面并不比安慰剂效果好。虽然戒酒硫可显著提高那些主动寻求治疗的酒精依赖患者操守率,但该药物的顺从性影响其临床效果,因为它可产生较危险的戒酒硫-酒精反应并具有肝脏损害和中枢神经毒性危害,而导致实际上能付诸实施的病人较少并且可能有更多患者中断治疗。采用戒酒硫治疗方案的酒精依赖患者须经仔细监护或不断随访。
(2)纳曲酮
纳曲酮在预防治疗酒精依赖复发上具有一定临床疗效,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戒酒巩固治疗药物。系列酒精依赖研究已经证实酒精成瘾性行为涉及内源性阿片受体系统,后者在酒精奖赏特性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因此阿片受体拮抗剂就被应用到酒精依赖治疗上。纳曲酮为非选择性阿片受体拮抗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用于阿片类成瘾物质治疗,年被美国FDA批准为酒精依赖治疗的辅助用药。临床试验发现纳曲酮可减少酒精依赖患者酒精摄入量,降低复发频率以及减少复发病例,不仅能治疗抑郁及焦虑性障碍,也能降低对饮酒的渴求。
(3)阿坎酸
阿坎酸是神经递质GABA的一种结构类似物,在欧洲已作为治疗酒精依赖与复发的临床用药,美国FDA于年已批准其为酒精依赖辅助治疗药物。动物研究发现阿坎酸可减轻酒精依赖大鼠自发戒断中的躯体症状。临床研究表明阿坎酸可以显著提高酒精依赖患者操守率以及减少酒瘾复发次数。关于阿坎酸治疗酒精依赖及复发的确切作用机制尚待充分阐明。
(4)纳美芬
纳美芬也属于阿片受体拮抗剂,在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上与纳曲酮相似,对酒精依赖具有良好的疗效,是目前已上市戒酒药物中最受临床医师喜爱的药品。临床研究证实纳美芬能明显降低受试患者的总饮酒量以及减少过量饮酒天数。酒精依赖者服用纳美芬后过量饮酒天数明显减少,同时进行的酒精代谢生化指标测定表明,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水平也明显下降,提示纳美芬可以减轻肝脏的受损程度。纳美芬耐受性和患者依从性都很好。
6、治疗酒精依赖的传统药物有哪些?
近年来,中草药在预防和治疗酒精性肝病方面的潜在疗效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北京去哪个医院看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