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昕封面新闻记者宁芝雨季来临,各种蘑菇野蛮生长,近日,成都掀起了一阵捡菌子的热潮。成都市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夏峻巍透露,最近每天都能收治到了因吃蘑菇中毒的患者,其中一名患者严重到进了ICU。误食毒蘑菇,有哪些症状?夏峻巍医生提醒,野生蘑菇是山珍美味,但毒蘑菇种类繁多,许多与可食用蘑菇形态相似而无法分辨。在我国,误食毒蘑菇而导致的中毒现象屡见不鲜。不同类型的毒蘑菇中毒,潜伏期略有不同。多数为30分钟至7小时,少数在0.5小时内发病。中毒症状也有轻有重,可分为以下几类。胃肠炎型:胃肠炎型一般症状较轻。表现为头晕乏力、恶心、呕吐、水样泻等。神经精神型:除胃肠道症状外,伴随瞳孔缩小、流涎、幻觉等症状,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等。急性肝损害型:早期为胃肠道症状,多数经1-2天“假愈期”后,谷丙转氨酶升高,再次出现症状并伴肝区疼痛、肝脏肿大、黄疸等,甚至出现肝性脑病、呼吸或循环衰竭。救治不及时易死亡。此外,还有急性肾衰竭型、溶血型、横纹肌溶解型、光过敏皮炎型等。发现中毒,如何应对?首先,尽早催吐。中毒者意识清醒的前提下,用手指抠咽喉部或用餐具压迫舌根部,即可引起呕吐。反复尽可能多地把胃内容物吐出,以减少毒物的吸收。第二,立即就医:一旦怀疑误食毒蘑菇,医院就诊。同食人员无论是否有中毒症状,都应立即就医。第三,保留样本:尽可能保留剩余的蘑菇样本,以便医生进行检测和鉴定,尽快明确中毒原因和予以对症治疗。第四,遵医嘱: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和用药指导,不要自行用药或采取其他非专业的治疗方法。夏峻巍医生表示,毒蘑菇识别困难,中毒后果严重,杜绝食用野生蘑菇是防控关键。“建议大家在没有专业知识的情况下,不要采摘或食用野生蘑菇;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或市场购买蘑菇,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野生蘑菇。同时,正确储存和烹饪蘑菇,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了解蘑菇识别和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