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快收藏转发墨脱疾控为你送上蕈类蘑

毒蕈中毒蕈类通常称蘑菇,属于真菌植物。绝大数属担子菌纲,也有属于子囊菌纲的。因菌类有大的子实体,故又称大型真菌。

蕈类可分为可食蕈、条件可食蕈和毒蕈。条件可食蕈是指经过加热、水洗或晒干后可食用的蕈类;毒蕈是指食物后引起中毒的蕈类。在我国目前已鉴定的蕈类中,可食用蕈多种,有毒类约80余种,其中含剧毒能对人致死的有10多种。毒蕈所占比例虽然较少,但因蕈类品种繁多,形态特征复杂以致毒蕈与可食用毒蕈不易区别,常因误食而引起中毒。毒蕈中毒的发生具有季节性,多发生于高温多雨的夏秋季,同时具有散发性和家庭性,多为个人采摘误食引起。

1.有毒成分及中毒症状毒蕈中含有的有毒成分比较复杂。一种毒蕈常含有多种毒性成分,统一毒性成分又常存在于多种毒蕈之中。毒蕈所含的毒性成分还可因地区、季节、品种以及生长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一般根据所含有毒成分和中毒的临床表现,大致将毒蕈中毒分为四种类型:

(1)肝肾损伤型:此型中毒最严重。

1)有毒成分:引起此型中毒的毒素主要为毒肽类和毒伞肽类,还包括鳞柄白毒肽类、非环状肽的肝肾毒,存在于毒伞属蕈(如毒伞、白毒伞、鳞柄白毒伞)、褐鳞小伞蕈及秋生盔饱伞蕈中。此类毒素为剧毒,毒肽类对人致死量约为0.1mg/(kg.bw)。此类毒素可使体内大部分器官发生细胞变性,属于原浆毒,其毒性稳定,耐高温,耐干燥,一般烹调加工不被破坏,晒干后也可引起中毒。毒伞肽类的毒性比毒肽类强10~20倍,毒伞肽类能损害心、脑、肾、肝等实质器官,以肝肾损害为甚,而毒肽类主要作用于肝脏,中毒危险性大,死亡率高,一旦发生中毒,应及时抢救。

2)临床表现:因其由不同的毒素引起,所以临床表现十分复杂。按其病情发展可分为六期,即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和恢复期。①潜伏期:大多数在食用毒蕈10-24小时后发病,短者为6-7小时,潜伏期长短与中毒严重程度有关,潜伏期越短,中毒越严重;②胃肠炎期: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剧烈腹痛,水样便腹泻一天可达10余次,同时伴有头晕、头痛、倦怠无力,一般持续1-2天,少数严重中毒者由于剧烈呕吐和腹泻,引起脱水,类似霍乱,可迅速死亡;③假愈期:胃肠炎症状缓解后病人暂时无症状,或仅有轻微乏力,但精神状况好转,常给人痊愈的假象,但实际上毒素已逐渐进入肝肾等实质器官,肝肾损害已经开始,严重中毒的病人经过18-48小时的假愈期后转入内脏损害期,而轻度中毒肝肾损害不严重的患者可由此进入恢复期;④内脏损害期:严重中毒病人在发病2-3天后病情突然恶化,以急性中毒性肝炎表现为主要症状,出现肝大、黄疸、血清转氨酶明显增高,严重者出现肝坏死,甚至肝性脑病,肾损害可出现蛋白尿、血尿、少尿甚至无尿,严重者出现尿毒症、肾衰歇等;⑤精神症状期:此期的症状主要是由于肝脏的严重损害出现肝性脑病所引起,病人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表情淡漠、嗜睡,继而出现惊厥、昏迷,甚至死亡,也有病人在胃肠炎期后可立即出现烦躁、惊厥、昏迷等中毒性脑病症状,而无肝大、黄疸等肝脏损害症状;⑥恢复期:经及时抢救治疗后的患者在2-3周后进入恢复期,各项症状体征逐渐消失而痊愈,一般无后遗症

(2)神经精神型:此型中毒的毒蕈含有引起精神症状的毒素。

1)有毒成分:①毒蝇碱:是一种生物碱,存在于毒蝇伞蕈、丝盖伞属、豹斑毒伞蕈等毒蕈中,主要作用为兴奋副交感神经;②蜡子树酸及其衍生物:存在于毒伞属的一些毒蕈中,可引起幻觉症状,产生色觉和位置觉错乱,视觉模糊;③光盖伞素及脱磷酸光盖伞素:存在于裸盖菇属及花褶伞属蕈类,主要兴奋交感神经,同时有精神症状,可引起幻觉、听觉和味觉改变;④幻觉原:主要存在于橘黄裸伞蕈中,有致幻觉作用,视力不清,感觉房间变小,颜色奇异,手舞足蹈如醉酒状。

2)临床表现:此型中毒的潜伏期一般为半小时至4小时,最短可在食后10分钟发病。主要表现为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流涎、流泪、大量出汗、瞳孔缩小、脉缓等;或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瞳孔散大、心跳加快、颜面潮红、血压升高等,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重病患者可出现谵妄、精神错乱、幻视、幻听、狂笑、动作不稳、手舞足蹈等。此行中毒用阿托品类药物及时治疗,可迅速缓解症状。病程1-2天,死亡率低。

(3)溶血型:此型中毒由鹿花蕈(又称马鞍蕈)引起。

1)有毒成分:为鹿花蕈素,属甲基联胺化合物,有强烈的溶血作用。此毒素具有挥发性,对碱不稳定,可溶于热水,烹调时如弃去汤汁可去除大部分毒素。

2)临床表现:潜伏期多数为6-12小时,以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主,发病3-4天后出现溶血型黄疸、肝脾肿大,少数病人出现血红蛋白尿,给予肾上皮质激素治疗可很快控制病情。病程一般2-6天,死亡率不高。

(4)胃肠毒型

1)有毒成分:引起此型中毒的毒蕈主要为黑伞蕈属和乳菇属的某些蕈种,毒性成分可能为类树脂物质、苯酚。类甲酚、胍啶或蘑菇酸等,其作用主要是刺激胃肠道。

2)临床症状:中毒的潜伏期为半小时至6小时,主要症状为剧烈腹泻、水样便、阵发性腹痛,以上腹部和脐部疼痛为主,体温不高,经过适当处理迅速恢复。病程一般为2-3天,死亡率低。

2.毒蕈中毒的急救与治疗原则

(1)尽快清除胃肠内毒素:应及时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措施,迅速排出胃肠尚未被吸收的有毒物质。有些毒速作用较慢(如毒伞属蕈中毒),凡食蕈后10小时内均应彻底洗胃,洗胃后给予药用炭可吸附残留的毒素。

(2)对各型毒蕈中毒根据不同症状和毒素情况采取不同治疗方案:①胃肠炎型可按一般食物中毒处理;②神经精神型可采用阿托品治疗;③溶血型可用肾上皮质激素治疗,一般状态差或出现黄疸者,应尽早应用较大量的氢化可的松并同时给予保肝治疗;④肝肾型中毒可用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该药品可破坏毒素、保护体内含巯基酶的活性。









































北京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ikhmg.com/zz/1046.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