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暴雨nbsp洪涝过后,注意疾病

↗点击上方“治趣”   1.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畏寒、高热、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或中毒性脑病.菌痢可通过消化道传播,病原菌随病人粪便排出,污染食物、水、生活用品或手,经口使人感染;亦可通过苍蝇污染食物而传播.生活接触是引起散发病例的主要途径,水、食物污染常引起暴发.任何降低抵抗力的因素如受凉、过度疲劳均有利于它的发生。

  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大便下坠感,可伴随恶心、呕吐、口干、浑身无力等表现。

  细菌性痢疾治疗方法:应用有效的抗菌药物静脉滴注。如环丙沙星0.2—0.4g,静脉滴注,一日2次,或左氧氟沙星,每日mg—mg,静脉滴注。待病情明显好转后改口服。亦可应用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每日4—6g,静脉滴注。

  口服药:

氟喹诺酮类: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口服完全吸收,是目前治疗菌痢的较理想的药物。

其他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也可选用。此类药物因可能影响骨骼发育,故孕妇、儿童及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而选用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

复方磺胺甲噁唑:成人每次2片,一日2次,首剂加倍,儿童剂量酌减。对有过敏者、严重肾病及血白细胞明显减少者忌用。

  2.伤寒和副伤寒

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水源污染是本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常呈暴发流行。临床上以持续高热、相对缓脉、特征性中毒症状、脾肿大、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并发症

  3.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遭遇洪灾后需要重点防范的传染病之一。发病者以青壮年、有接触疫水者为主,猪是洪水型钩体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家畜和鼠类、蛙类等是次要传染源,钩端螺旋体具有很强的侵袭力,通过皮肤、眼结膜、鼻或口腔粘膜侵入人体,迅速进入血流并繁殖,随后侵害肝、肾、肺、脑膜等器官引起多种症状,临床上常见的是发高烧、头痛、全身酸痛、腓肠肌(小腿)疼痛、眼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等。

  4.甲肝、戊肝   

甲、戊型肝炎的流行,主要是由于水源被带有肝炎病毒的粪便污染造成的。

  病毒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他们从粪便中排出的大量病毒会污染水源、食物及周围环境,正常人群一旦接触这些污染物,就可能导致发病。甲肝和戊肝病毒感染潜伏期大约为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发病时特点相似,多数病人起病时类似感冒或胃病,有发热、怕冷、疲乏无力、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厌油等现象,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或胃炎。一般患者几日后会退烧,但尿色渐深,出现眼黄、皮肤黄、肝区疼痛等,有的患者还出现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

  甲肝和戊肝的易感人群及病情不同,甲肝患者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病程一般为1至2月,极少转为慢性或重症肝炎,一般预后良好。而戊肝患者以青壮年和老人为多,其中孕妇和老年人发病病情严重且病死率高。

  发生病理后及时入院,采取隔离治疗的方法,避免饮酒、疲劳和使用损肝药物。

  5.霍乱

  

霍乱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进食含有霍乱弧菌的不洁饮食后感染发病。本病的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经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途径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为3小时至7天,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腹泻和呕吐,吐泻物可以表现为米泔水样,一般无腹痛、无发热,严重者可发生失水性休克、皮肤干皱、口渴唇干。病情发展迅速,如不及时救治,可死于多器官衰竭,且传播快,可大规模流行。

病症发生后,医院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与酸中毒。抗菌治疗具有辅助作用。

民间药方:汤头藿香泡水加减剂量。

附:外伤治疗方法

救灾中,发生外伤后,处理伤口一定要做到尽早、尽快,并且要做得彻底。

一旦受伤,应当立即用无菌纱布、敷料、绷带等包扎伤口,这样做的目的是少让伤口与空气接触,以免使空气中的细菌入侵伤口。如果家中没有无菌纱布绷带,可以用干净的布代替。

外用药:轻微者用碘酒、酒精进行皮肤消毒,注射破伤风针等。受伤严重者建议住院治疗

口服:服用活血止痛类药,如活血止痛胶囊等。

民间药方:服用活血化瘀类药,如三七、红花、桃仁等。外用云南白药喷剂等。

另外,水涝灾害期间,水源容易受到细菌、病毒、寄生虫卵、幼虫的污染,喝这样的水,用这样的水洗食品、餐具或刷牙、漱口,很容易引起疾病的传播。因此注意饮水的消毒是非常重要的。

饮水的消毒方法很多,简便实用的是煮沸消毒和氯化消毒法。

1.煮沸消毒

煮沸消毒是一种最简便而有效的消毒方法。一般细菌在水温80℃左右就不能生存,将水煮沸几分钟后,几乎可以将水中所含的全部细菌、病毒杀死。但这种消毒方法无持续杀菌作用,煮沸后的水存放过程中有重新被病原菌污染的可能。因此,盛放开水的容器要清洁,应设置开水龙头或公用水舀,不要用喝水的杯子直接到容器中去取水。

2.氯化消毒法

氯化消毒是在水中加入氯制剂,通过其有效氯的作用杀灭水中的细菌。常用的氯制剂有优氯净、漂白粉、漂白粉精片等。在农村家庭饮水消毒中以漂白粉、漂白粉精片使用最多;它不仅杀菌力很强,使用方便,价格便宜,而且能在水中保持一定量的剩余浓度,即使水再度污染,余氯仍有消毒作用,所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漂白粉(精)的投加量,应根据水体的水质状况、水量、漂白粉(精)有效氯含量等因素决定。用漂白粉精消毒(按含有效氯50%计算),每吨水加4~8克;若用漂白粉精片消毒(按每片含有效氯0.2克计算),则每担水(50公斤)加一片。方法是:将漂白粉精或漂白粉精片研细,用清水调成糊状倒入需要消毒的水中,充分搅拌,加盖静置30分钟后方可使用。漂白粉(精)遇高温、亮光、潮湿会失效,所以必须放在能避光、干燥、凉爽处(如用棕色瓶拧紧瓶盖存放)。

若用55%~60%优氯净消毒饮用水,则每吨水投加量为12.5克。家庭饮用水的消毒可采用泡腾片。先按说明书的要求的量将泡腾片加入水瓢中完全溶解,再倒入水桶或水缸中混匀,30分钟后才可饮用。

一般来说,在家庭主要还是采用沸水消毒的方式:沉淀——澄清——过滤——煮沸消毒。

最后,愿所有人健康、平安!

(资料来源:荆楚网、中国青年报、网络)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有效
白癜风前期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ikhmg.com/zz/1026.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