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气温变化快,妈妈们最纠结的就是,给孩子穿什么?秋衣秋裤?毛衣绒衣夹衣?隔一会就神经兮兮地摸摸孩子手,冷不冷?探探后背,出没出汗?就算这样,很多抵抗力差的孩子还是感冒了,发烧咳嗽流鼻涕,妈妈医院。
湖南中医附一儿科副教授蒋屏介绍说,现在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发烧。然而,很多家长并不真正了解发热,对孩子缺乏科学护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些小儿发热时的知识吧。
什么是发热?发热就是体温异常升高,正常孩子的腋下温度一般在36~37℃,家长在发现孩子发热时,建议先用体温表测量体温,腋下测量时间以5~8分钟为宜,注意体温测量不是越久越好,如果测量时间超过10分钟,所测体温将会偏高。如果腋温超过37.4℃,就可以判断孩子发烧了。
发热等级如何区分?低热——37.5~38℃
中度发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
蒋屏副教授表示:人体在发热时,血液循环加快,就会运送很多白细胞到感染部位去与病原体作斗争,而且也会调动全身免疫系统,促使人体产生抗体与病原体作斗争。因此,发热是身体的一种防御功能,38~38.5℃以下的发热一般不需要积极降温。
但是,持续高热甚至超高热就会给人体带来不良影响,高热可以增加颅内压,体温每升高一度,颅内血流量增加8%,临床可出现烦躁、头痛、抽搐,甚至昏迷、脑水肿和中毒性脑病等病变,所以体温大于38.5℃时,应该积极给予孩子降温处理。
降温方法:药物降温+物理降温。
药物降温——当腋窝温度大于38.5℃时,给孩子喂服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或退热栓的成分)——可持续降低体温约4~6小时,24小时内口服次数不能超过4次。副作用主要是对肝细胞的损害,但他对胃肠道刺激较小。
布洛芬(美林或托恩的成分)——可持续降低体温约6~8小时,24小时内口服次数不能超过3次。对肝功能影响相对小一些,但有肾功能损害的患儿宜慎重使用。
孩子口服退热药1~2小时后仍然高热,这时就需要结合物理方法降温。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
方法一:解衣散热。保持室温在一个适宜水平,同时松解衣服,促使身体散热,很多家长试图多裹衣物以帮助患儿发汗退热,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孩子的体温调节中枢还未发育完善,排汗散热功能不及成人,所以高热时宜解衣而不是加衣。
方法二:冰敷降温。将冰袋用小毛巾包裹好,放在患儿的前额、头顶或体表大血管处(如腹股沟、腋下等处)帮助降低体温。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不适合于发热时四肢发凉甚至是畏冷寒战的患儿,冰袋禁放于心前区、腹部、枕后、耳廓、阴囊处及足底。如果家里没有冰袋,建议家长朋友用两到三根冰冻好的碎碎冰代替。
方法三:擦浴降温。用温水擦浴或用退热中药汤剂煎水外擦降温,本法适合于全身发热并见四肢厥冷的患儿。用沾有温水或中药的毛巾轻擦面部、颈部、腋部及腹股沟区域及四肢,注意不要擦拭患儿胸腹部以免引起不适。擦浴水温以30度左右为宜。
方法四:泡浴降温。将孩子放在温水中或解表退热中药外洗汤剂中,用毛巾轻擦患儿全身皮肤,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好,水温以大于患儿体温一度为宜。这种方法最好不要用于2岁以下的孩子,太小的孩子在洗浴中容易发生虚脱而昏厥。
方法五:降温贴降温。近年来家长们越来越多给孩子用降温贴退热,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孩子相对来说愿意接受,但是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对全身体温影响小,对额部局部降温作用也有限,所以在患儿高热时建议同时配合口服退热药。
蒋屏副教授特别提醒:物理降温也好,药物降温也罢,都只是一种对症治疗的简单方法。如果孩子高热反复,特别是出现精神不振,嗜睡,呕吐甚至抽搐等症状,医院,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采取降温措施及其他治疗措施。
贵阳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北京看白癜风的最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