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脑炎急性期后的高压氧治疗护理浅谈

  病毒性脑炎是由病毒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所致的疾病。临床上以儿童发病率较高。目前除对治疗及支持疗法外,尚无特殊治疗,尤其是对遗留精神神经症状的患儿更无明显疗效,随着医学的进展高压氧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在现代医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急性期的病毒性脑炎配合高压氧治疗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而对于恢复期和遗留后遗症者单独用高压氧治疗,会收到其它治疗所不能代替的满意疗效,做好患儿高压氧治疗时的护理是确保高压氧有效治疗的关键。 
  一、典型病例介绍

  例l:陈某,女,6岁。因发热、头痛、头昏、嗜睡、呕吐、视物不清、双侧瞳孔不等大、抽搐7天而入院。经儿科及神经科会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给予激素、抗生素、退热脱水等治疗,一周后体温基本正常,嗜睡消失,神志清,表情淡漠,语言不清,呛咳出现面瘫,且躁动不安。入院十天后出现多动,头部及肢体震颤、坐位不稳,不能独自站立及行走。入院十五天后开始行高压氧治疗,经八次高压氧治疗后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头部及肢体震颤有所减轻,24次高压氧治疗后则能独自由卧位变坐位,并能独自站立及行走几步,三个疗程后能独自行走百余米,面瘫消失,4个疗程后行走跑跳如正常人,经7个疗程高压氧治疗头部及肢体震颤完全消失,一切恢复正常,随访学习成绩优秀。

  例2:左某,男,4岁,患儿于发病后12天醒来意识模糊,智力差,多语,答所非问.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视力消失,躯干不能动,不能自行翻身,四肢尚能动。发病25天后行高压氧治疗,第一疗程后双上肢指动作准确,说情语言清晰,调能达意,精神正常,但仍不能端坐,在扶持下能行走但步态不稳,双足呈交叉状,足尖着地,现力恢复到指感,三个疗程后检查双侧视力达1.0,已能独自端坐或站立,反应灵敏,行走仍是剪刀步态。四个疗程后已能由平卧自行坐起,双上肢可做较细动作,步态呈一字步,可自行跑跳,智力正常,6个疗程后一切恢复正常,步态同常人。

  二、分析

  病毒性肺炎在临床上之所以表现出一系列中枢神经受损症状,是由于脑白质水肿,液化,坏死及充血,点状出血,脑血管周围出现袖套样损害,造成血流淤滞和颅内高压脑水肿,使病变区的循环和供氧发生障碍,在急性期它又阻碍脑组织可逆性损害的恢复。因此在治疗本病时努力改善脑水肿和局部循环增加供氧,对于保护脑组织和促进脑损害的恢复是关键性治疗。而高压下吸氧能大幅度增加血氧含量,显著提高血氧涨力,加强血氧向组织间的弥散,在短期内有效的纠正脑和机体的缺氧症状,有效的改善脑水肿的恶性循环,降低脑的代谢,减慢或中止病情变化,为受损的脑细胞恢复功能创造条件,促进苏醒,恢复期的病人进行高压氧治疗。能加速智力、运动等功能的恢复。减少或减轻后遗症的发生。所以,应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抓紧时机积极高医氧治疗。 

1 2 下一页

甲磺酸左氧佛沙星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ikhmg.com/by/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